龍鳳祥交趾陶 

交趾陶體驗教育

菲律賓師生 體驗台灣文化
2013年04月17日 廖素慧/嘉市報導
菲律賓馬尼拉天主教崇德學校師生來台驗體學習,玩扯鈴、剪紙、吃雞肉飯,十六日參觀嘉義市立交趾陶館,驚豔於地方工藝之美,由呂皇澄教作小劍獅交趾陶,天馬行空DIY,捏土玩泥巴的手感,快樂裝滿行囊。
菲律賓籍的顧德亞校長,曾來台求學八年,中文流利,率領師生,由輔仁中學蔡仲夏老師陪同,第一次觀賞交趾陶藝術,見識藝師們的精心傑作,對台灣廟宇文化有更深層認識。輔中畢業的交趾陶藝師呂皇澄、吳世傑,介紹小劍獅交趾陶之美,並示範製作工法,很高興將嘉義的特色文化推介給海外華人認識。(中國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417000908-260107


爸媽巧手上釉彩 寶貝腳丫換新裝
公告單位: 文化局/行政處
公告日期: 2015/2/1
新聞標題: 爸媽巧手上釉彩 寶貝腳丫換新裝
新聞內容: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推廣交趾陶又有新鮮事!去年交趾陶藝術節開幕當天,56位在陶板上印下腳印的小寶寶的爸媽,今天重回文化局交趾陶工坊,在素燒成型的陶板上,親自為孩子成長印記換上美麗彩衣,不少爸媽都是第一次學習上釉,在藝師教導下小心翼翼揮動彩筆之餘,也直呼有趣!
文化局表示,交趾陶是嘉義市重要傳統工藝,為了讓交趾陶注入新生命,特別與龍鳳祥交趾陶藝社呂皇澄藝師合作,開發設計這款「寶寶足印陶板」,希望透過爸媽紀錄自己孩子足印的感動片刻,讓交趾陶更親近民眾的生活。
「真的很有紀念意義」,家住民生南路的蕭姓夫妻,爸爸聚精會神幫目前9個月大的老二蕭于恩腳印上釉、媽媽看顧孩子,一家四口和樂融融。 10個月大的張淨則由爸爸抱著、媽媽動手上釉。張太太說,未來希望文化局能開發親子課程,讓她跟孩子可以一起動手捏塑。 參與版型開模及窯燒的藝師呂皇澄談到,因為陶土質地導致素燒過程龜裂,必須重新來過的辛苦。然而,「成本不是唯一考量」,呂皇澄說,傳統題材的交趾陶作品因為做工繁複,價格常使人望之卻步。他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一般民眾也可以接觸交趾陶,不再只是高社經族群的收藏品。呂皇澄表示,龍鳳祥未來也將成立教室,讓更多爸媽體驗或客製寶寶腳丫陶板。 http://www.chiayi.gov.tw/web/administration/search_list.asp?ano=43942


嘉義/爸媽巧手上釉彩 寶貝腳丫換新裝
發佈時間:2015年2月1日
新聞來源:嘉義市政府



▲爸媽親自為小寶貝的腳印上釉,意義非凡。(圖片來源:嘉義市政府/提供)


去年交趾陶藝術節開幕當天,56位在陶板上印下腳印的小寶寶的爸媽,今日重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交趾陶工坊,在素燒成型的陶板上,親自為孩子成長印記換上美麗彩衣,不少爸媽都是第一次學習上釉,在藝師教導下小心翼翼揮動彩筆之餘,也直呼有趣。  文化局表示,交趾陶是嘉義市重要傳統工藝,為了讓交趾陶注入新生命,特別與龍鳳祥交趾陶藝社藝師呂皇澄合作,開發設計這款「寶寶足印陶板」,希望透過爸媽紀錄自己孩子足印的感動片刻,讓交趾陶更親近民眾的生活。  「真的很有紀念意義」,家住民生南路的蕭姓夫妻,爸爸聚精會神幫目前9個月大的老二蕭于恩腳印上釉、媽媽看顧孩子,一家4口和樂融融;10個月大的張淨則由爸爸抱著、媽媽動手上釉,張太太說,未來希望文化局能開發親子課程,讓她跟孩子可以一起動手捏塑。  參與版型開模及窯燒的呂皇澄談到,傳統題材的交趾陶作品因為做工繁複,價格常使人望之卻步,他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一般民眾也可以接觸交趾陶,不再只是高社經族群的收藏品。呂皇澄表示,龍鳳祥未來也將成立教室,讓更多爸媽體驗或客製寶寶腳丫陶板。
https://www.times-bignews.com/content.php?t=25981


門牌用捏的! 交趾陶翻轉嘉義社區
嘉義市新店里及後庄里社區獲文化局補助,執行交趾陶藝術扎根社區計畫,由國寶級交趾陶大師呂勝南兒子呂皇澄等多名教師傳授技藝,50名居民經半年學習,學會捏塑門牌等作品,昨天在新店里吳氏宗祠藝文教育站舉辦成果展,居民創意設計職業門牌亮麗吸睛。




「飛舞鳳蝶是新店里美麗地標象徵!」新店里長梁仁傑開心帶學員展示交趾陶成果,梁里長說,居民將鳳蝶製成門牌,看到成果很喜悅;賴姓及林姓婦人說,她們每晚學藝2小時,製成蝴蝶捏陶上釉色,看燒製成品心情如期待開獎緊張興奮。 75歲老婦人高朱鶴英開心說「我會捏製動物形狀交趾陶了」;文化局趙姓女志工說,她家開水電行,她以水管結合交趾陶製成水電特色交趾陶門牌;文化局長黃美賢等來賓觀看驚艷讚賞。
呂皇澄表示,學員以家人職業特色創意發想做門牌,有人家中有3名博士特製博士帽門牌,還有家人是前棒球國手做棒球門牌,除交趾陶扎根,還結合生態社區頂庄里尋覓在地人文生態特殊景觀特色,規畫發展輕旅行遊程,以藝術記錄社區回憶,發揚交趾陶文化,並帶動觀光休閒。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04878148213.html


圳頭里藝起來 交趾陶門牌增添藝文氣息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黃美賢(1排中)於27日上午親自蒞臨精忠社區活動中心,為里民加油打氣。中左為精忠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兼圳頭里里長楊文俊,中右為交趾陶老師吳世傑。(記者李擷瓔/攝影) 【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藉由推動均衡社區藝文資源,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將藝文帶入社區,嘉義市精忠社區發展協會以「母雞帶小雞」方式,結合蘭潭社區發展協會,聘請交趾陶老師吳世傑親自教導里民製作交趾陶創作,透過交趾陶製作過程,讓社區與社區之間有良好的互動,也讓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接受藝文薰陶。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長黃美賢於27日上午親自蒞臨精忠社區活動中心,為里民加油打氣,她表示文化局願意協助社區的藝文發展,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記者李擷瓔/攝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長黃美賢於27日上午親自蒞臨精忠社區活動中心,為里民加油打氣,她表示,精忠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兼圳頭里里長楊文俊非常熱心自己社區的公共事務,為里民服務不辭辛苦,所以文化局願意協助社區的藝文發展,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精忠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兼圳頭里里長楊文俊表示,社區也讓年長者能手腦並用,交趾陶門牌的製作能啟發里民美善的一面,使社區更祥和。 吳世傑講述交趾陶的製作流程,素坯部份(包括字型切割、底板型塑、貼字及細部處理)、第一次窯燒(1,100℃)、上釉、第二次窯燒(830℃)、完成作品。窯燒作品在呂勝南老師工作室完成。



美麗的交趾陶門牌,左下角為圳頭社區的Logo。(記者李擷瓔/攝影)

學員的心得,在製作交趾陶門牌過程,因自己平時很難靜下來,尤其在第一次接觸交趾陶的製作,覺得很沒信心,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裡,沒想到在吳世傑的指導下,很快上手,同時也在製作過程中體會到能靜下心來的快樂。 楊文俊表示,社區也讓年長者能手腦並用,用藝術充實心靈生活,美化人生,也美化圳頭社區的街頭巷尾,交趾陶門牌的製作能啟發里民美善的一面,使社區更祥和。


交趾陶創意門牌製作 傳統工藝書寫社區故事
記者張朝福/嘉義報導 2017-11-13
【106年新店里、頂庄里及後庄里社區交趾陶藝術成果發表 嘉義市交趾陶協會,執行文化局所補助的「106年度嘉義市地方學暨在地知識推廣輔導計畫,以「嘉義市交趾陶社區工藝扎根及故事系列出版計畫」結合新店里、頂庄里與後庄里三個里進行交趾陶藝術社區扎根推廣計畫,推動社區交趾陶創意門牌製作今年進入第兩年,本年度彙整兩年來的創意門牌,並發掘背後的動人故事,以平實的筆觸展現在地人文之美,並將成果以影像方式記錄。12日(日)上午發表成果活動,希望為嘉義市建造具有交趾陶及人文深度的活力社區。



協會前總幹事呂皇澄表示, 2015年吳氏宗親後代吳世傑(現為交趾陶協會總幹事)為喚起社區過去的歷史記憶,結合社區內社會企業龍鳳祥交趾陶藝社,以工藝扎根的精神整理殘破的三合院,構建一個具有人文美學的社區聚落,並尋求新店里、頂庄里與後庄里,三里里長共同推動交趾陶藝術扎根社區的行動,除以藝術紀錄社區過去的回憶,並以交趾陶聚落建造的觀點,發揚嘉義市交趾陶文化。
新店里里長梁仁豪表示,此次交趾陶社區門牌製作,邀請三個里區域內的居民家庭參與培育,其中有嶺東科技大學教授、西裝師傅、新福聯鐵工廠、托育之家、社區保母、農場負責人及社區關懷據點等故事人物及職業元素,設計及創作獨一無二的社區門牌,現場的創作學員看見自己作品非常的欣喜及感動。
文化局藝文推廣科科長李兆隆表示,本年度協會彙整近兩年來的社區創意門牌成果,編撰成交趾陶工藝小冊,將發放給社區民眾,希望能夠讓更多社區民眾了解社區未來的願景,期盼民眾能夠踴躍參與,並分享更多有趣的生命故事。透過交趾陶這項傳統工藝書寫社區故事,讓交趾陶應用更加生活化及親民性。


結合森鐵特色 林森校慶傳承交趾陶文化藝術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有聞名世界的阿里山森林鐵道,嘉義還有特有的交趾陶文化,而位在阿里山森林鐵道旁的嘉義市林森國小,為能傳承嘉義在地的交趾陶藝術文化,特將嘉義兩大特色結合成課程,讓學生畫出森鐵火車頭、櫻花、四方竹等圖案,經過捏塑、繪圖、素燒等程序製作成交趾陶,並鑲嵌在學校正門牆上,同時於11月15日校慶週系列活動中辦理揭幕儀式。
林森國小校長吳淑任指出,本土教育必須向下扎根,森鐵與交趾陶都是嘉義市的特色,也都在學校的學區內,所以希望能透過課程與活動的設計,讓學校與社區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次讓學生的交趾陶作品能夠鑲嵌在校門口兩側的牆面上,除了讓學生作品保留在學校以外,也能讓社區民眾共同欣賞,促進學校與社區藝術化,格外具有藝術文化保存與傳承的教育意義。
參與揭幕儀式的嘉義市議長蕭淑麗表示,認識在地文化藝術需要從小教育與培養,需要在地深耕與傳承;相信,經由這項藝術創作計劃,能夠讓小朋友對家鄉美麗的人文歷史更為了解,同時不僅美化校園,更成就嘉義市藝文之都處處皆藝術之美,也讓小朋友更深刻了解與認同在地的人文特色,感謝學校的用心、感謝老師的指導、感謝小朋友們全心的投入,一起為地方人文藝術發展走更長遠的路。
蕭淑麗說,林森國小小朋友所製作完成的阿里山森鐵樂活行陶板趣,這座陶板藝術牆是由陶藝大師吳世傑老師專業的指導,由學校五年級的同學115位學生發揮創意,以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主題,用陶板藝術來記錄阿里山森林鐵路走過百年的輝煌歷史,而這座由同學們親手創作的藝術牆將永遠留在學校校門口供全校師生及家長、學弟妹們欣賞,相信所有參與創作的同學也將引以為傲。
阿里山森林鐵道已有105年歷史,而林森國小早期就是為林業時期從事林業工作之子弟所設立的學校,阿里山小火車每日晨昏的鳴笛聲伴隨著學生學習成長,校方為了讓學生更加認識森鐵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景觀,近年來積極發展森鐵的學校本位課程,並結合戶外教育的規劃,讓學生搭乘阿里山森鐵到奮起湖進行一天的戶外教育,所以這次的主題定為阿里山森鐵樂活行「陶板趣」。
今年度申請文化局公立學校師生創作社區裝置藝術計畫的林森國小共獲得10萬元的經費補助,並由此經費中聘請龍鳳祥交趾陶藝社的呂皇澄老師和吳世傑老師到校指導五年級115位學生,並由藝術與人文領域的黃郁雯老師協同教學進行交趾陶磚創作,學生藉由森鐵之旅的體驗,畫出森鐵火車頭、櫻花、四方竹等圖案,經過捏塑、繪圖、素燒等程序,再上釉色燒製而成,每個學生都獨力完成一塊交趾陶方磚作品。
http://www.lifetimes.tw/?p=322361